随着5G 网络的覆盖,和AI科技的发展,以及北斗导航的精准定位,无人驾驶应用的时代基本已经可以实现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,国内关于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、体系框架、标准体系等,相继进行了智能交通关键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的研究。
2008年,当智慧城市在中国首次提出后,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,IBM抓住机遇连续召开针对中国市场的研讨会,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中关键部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研究兴趣。
有报道称,2017年12月2日,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了!而广州也紧跟期后,在今年疫情期间的3月份,开始实行了无人出租车的先例。番禺区交通局知情后随即发文:经认真研究评估,支持积极探索创新智能化营运模式,但在相关法律法规、技术硬件、道路环境未完善之前,在大学城投入试运营,并邀请普通大学生参与路试,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;该试运营项目未经有关部门批准,需暂停在大学城的试运营。
虽然这个大学城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被叫停了,但是自2012年以来,中国开启智慧交通建设的序幕,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,国家也成立了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。2013年,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提出了建设“综合交通、智慧交通、绿色交通、平安交通”的发展理念,将智慧交通作为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。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,象征着中国智慧交通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,已经诞生了。
随着2017年9月,交通运输部颁布的《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(2017—2020年)》,中国智慧交通进入了全面建设的阶段,智慧交通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,已经是“顺水推舟,势在必行”。
大家都知道,在还没有出现如此多的私家车和出租车的90年代,和千禧年时期,大街上是根本不会造成如此拥堵的现象的。到了今天,道路是加宽了又加宽,绿化带是缩小了再缩小,城市还是解决不了车头顶车尾的现象,从来不需要收费的停车场,如今也成了城市重大投资收益的刚需项目之一,极大的浪费了城市建设规划的用地。
要彻底改变今天城市拥堵的现象,形成全国实行无人驾驶的秩序化,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除了必须要有一套适合管控和深化发展的有利机制,并且更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撑,从应用成熟的角度出发,无论是道路上的巡航导轨、交叉卡口、电子警察,视频监控,还是对图像和视频数据进行语义结构化的处理,要达到最精准、最成熟、最完整、最应用等深度的问题,都是当前还不能够完全实现的。
除了这些技术上的支撑,还要考虑到包括云计算、大数据的架构,整个智慧城市和各个交通子模块的技术集成等技术层面的问题,同时还要涉及到到每个市民都能够有非常好的交通秩序的体验,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成熟。
另外,即便在未来要实行智慧交通,实现无人驾驶的城市化交通管理,还必然会在造成城市拥堵的私家车、出租车等大群体车辆模块的领域率先入手。因为也只有这样,才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用地的最大使用率;才有可能大幅度的集中数据化、智能化管理,以此逐步的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。
在2019年9月,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《交通强国建设纲要》,提出推动大数据、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。到2035年,基本建成交通强国,到本世纪中叶,全面建成交通强国。